开元体育『中国』官方APP下载

开元体育平台入口开元体育特色食品新闻中心济南市“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——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专…

2025-04-13 07:17:0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大家上午好,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,本场发布会是济南市“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,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专场,围绕制度型开放、产业发展、联动创新、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展开介绍,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。

 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: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喆;历下区副区长洪露;历城区副区长刘铎;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副主任,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部长,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李凯。

  2024年,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按照“项目深化年”的安排部署,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,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带动全市深层次改革、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作用日益凸显。全年新设企业1.5万家,占全市18.6%;实际使用外资5.8亿美元,占全市37%;进出口总额950亿元,占全市42%。新形成9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,其中,网络货运平台涉税服务管理“票e真”模式入选商务部第五批“最佳实践案例”;不动产“带封过户”自行处置新模式、经营主体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新机制2项成果推荐参评国家级复制推广案例;整车出口贸易便利化改革等14项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。

  开源全站体育

  (一)扩大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。一是积极争取试点落地。推动“药食同源”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、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“白名单”等改革试点落地,在培育贸易新增长点、助力医药研发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。二是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。建设全省首个跨境数字服务平台、“易鲁通”国际贸易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等载体平台,助力企业拓展国际业务。三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。打造国家文化出口和国家文化贸易“双基地”,带领沿黄九省500多个文化品牌走向国际市场,讲好黄河故事。

  (二)赋能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。一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。推进产业促进平台建设,推动细胞与基因产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二是推动金融产业模式创新。推动山东绿色发展基金注册33亿济南基金。全省首创医疗设备跨境融资租赁模式,助力国产医疗设备出口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。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。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导入电竞动漫、数字藏品等新兴业态,首批吸引12家企业签约入驻。

  (三)联动创新建设取得新成效。一是加强省级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。建设山东算网济南都市圈算力服务专区,开展济南都市圈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互认,推动都市圈要素资源流通便利。二是加强黄河流域联动创新。构建“港口延伸、便捷通关、海铁联运、关港互动”的黄河流域内陆港群数字化创新发展模式,实现公铁水空多式联运、高效衔接。三是加强鲁疆、鲁琼自贸联动。与喀什自贸片区共建鲁疆企业出海(喀什)协同创新中心,推动开通首条济南-喀什货运专线。推动山东健康集团、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与海南博鳌乐城合作,共享海南医疗领域先进政策。

  (四)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。一是高质量承接省级下放权限。用好114项省级权力事项,创新境外投资“一窗通办”,实现商务、发改境外投资业务并联办理,全年服务50余家企业对外投资1.56亿美元。二是推动人才服务便利化改革。全省率先实施外籍高层次人才制度型开放政策,开通外籍人才长期居留绿色通道。三是提升法治化国际化水平。推动中央法务区建设,建设运营省内首家鲁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,与40余个国家、110个国际城市建设“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”。

  2025年,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以“项目提升年”为总牵引,紧紧围绕“1234”工作思路,紧盯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“一个目标”,坚持创新与产业“双轮驱动”,开展试点任务“三大突破”行动,实施自贸赋能“四个提升”工程,实现制度型开放水平、系统性改革成效、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。

  (一)突出自贸特色,实现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“一个目标”。一是发挥制度创新核心优势。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制定落实试点任务清单,形成9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,其中省级制度创新成果10项以上。二是做大做强自由贸易主责主业。推动大宗贸易、离岸贸易等国际贸易发展,建设山东能源国际贸易产业园,年度新招引企业不少于30家,贸易额不少于300亿元。三是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改革活力。进一步完善“1+1+3”自贸运行体制机制,优化济南片区与历下、历城、济南高新三区政策特色食品新闻中心、资源匹配,联合推出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充分释放自贸创新红利。

  (二)紧盯项目提升,推动创新和产业“双轮驱动”。一是着力推动特色产业聚势而强。高标准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促进平台建设,举办细胞基因治疗技术与AI赋能交流大会,打造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高地。二是着力推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。提升国家文化出口和对外文化贸易“双基地”运营水平,培育数字文化、游戏产业等新兴业态,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。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,助力新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0家,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亿元。三是着力推动未来产业起势而进。布局人形机器人、元宇宙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,推进网安试验区、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建设,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孵化中心和加速平台。

  (三)敢于先行先试,争取试点任务“三大突破”。一是争取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突破。落地实施易货贸易试点。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。拓展“贷款+外部直投”业务,深化金融资产投资公司(AIC)股权投资基金试点。二是争取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开元体育。开展细胞治疗生物医学前沿技术服务试点,探索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。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,促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三是争取资源要素跨境流动创新突破。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落地,提升跨国企业跨境收付便利度。制定分场景分领域的数据出境管理清单和配套管理办法。推进山东自贸试验区跨境数字服务平台2.0等载体建设,构建全市首个跨境可信数据空间。

  (四)发挥溢出效应,实现自贸赋能“四个提升”。一是提升业态培育能力。加快发展保税研发设计、保税维修产业,探索发展融资租赁等特色产业。探索功能性食品跨境电商进口,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。依托齐鲁开源社,培育开源生态。二是提升项目招引能力。实施“标准+”工程,加快推动“碳关税”等标准化建设,发挥绿色发展基金作用,招引绿色低碳产业实体项目。三是提升软硬件保障能力。突出“开放自贸+青年友好+产城融合+科创赋能”功能定位,对章锦片区实施城市更新,丰富自贸创新应用场景,打造具有自贸特色的产文商旅融合区。搭建企业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为新兴业态企业商事登记、许可办理、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四是提升联动创新能力。对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、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、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等功能区,建立联动创新基地,联合推动关键任务政策突破,争取试点权限下放,助力全市经济创新发展。

  感谢张书记的介绍。下面进入提问环节,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,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。请提问。

  2025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“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”,历下区作为全市经济最活跃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在以更大力度推进自贸创新、以制度型开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?

 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。2025年,历下区块将以“项目提升年”为总牵引,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,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提升两条主线”自贸工作格局,努力实现制度型开放、系统性改革、开放型经济的全面提升,继续在高水平开放中走在前、作表率。

  一、以自贸提升战略为核心,在深化改革上开拓新局面。一是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。2025年计划新推出30个以上示范带动力强、可复制易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,形成20个以上省级“首单、首笔、首家”创新,争取更多历下自贸创新成果在全省、全国复制推广。二是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。瞄准全国全省战略重点、片区发展特色和市场主体需求,积极争取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,加快建设新型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,推动一批产业基础好、应用场景多、带动作用强的试点任务在历下区块率先落地。三是积极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。探索开展外籍高层次人才境外职业资格认可,打造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“一箱制”物流运输新模式,进一步推动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。

  二、以“四个方向”为引领,在融合赋能上抢抓新机遇。一是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方向。推动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和罕见病药品全过程追溯管理制度,探索开展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绿色通道试点。举办细胞基因治疗技术与AI赋能交流大会,打造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高地。二是以金融产业为方向。积极争取和承接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,拓展“贷款+外部直投”等业务,深化金融资产投资公司(AIC)股权投资基金试点。举办济南片区科创金融交流大会,打造自贸融资服务专区。三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方向。发挥自贸创新叠加山东科技大市场、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、济南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平台作用,深化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应用,服务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四是以扩大外资外贸为方向。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全链条招商,助力济南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产业园做大做强,推动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优质项目落地。

  开源全站体育

  三、以“三项行动”为抓手开元体育平台入口,在招商服务上拿出新举措。一是开展营商环境优化行动。建立“自贸法治会诊”机制,探索涉外仲裁合作新模式,联合推动10家以上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入驻中央法务区,全力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二是开展对外开放深化行动。加强与省市外办等外向型部门的联系,充分利用历下区国际友好合作关系,积极探索区域间互通互认,争取国际合作新突破。三是开展惠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。常态化建立自贸问诊服务机制,制定创新攻坚落实台账和突破计划,项目化、工程化、清单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,确保企业的事有人办、主动办、能办好。

  开源全站体育

  四、以“两个提升”为保障,在项目落地上实现新突破。一方面全力推进项目提升。强化与济南中央商务区、历下经济开发区等园区载体的协调联动,通过举办济南片区新质生产力专题推介会等方式,在“双招双引”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等方面同向发力,吸引更多生物医药、对外贸易、科技金融龙头企业投资兴业。另一方面持续推动服务提升。学习借鉴先进自贸区经验做法,不断优化完善审批流程,策划举办“自贸进园区”“制度创新解读会”等专题活动,围绕企业发展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解读和帮助,助力项目早落地、早建设、早投产。

  历城区持续深化“4433”工作推进体系,四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,聚集济南超算中心、济南生物医药港、济南国际陆港等一批优质载体,下一步将如何立足历城的要素禀赋和特色优势,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?

  2025年,历城区块将坚持“首创性、集成度、差别化和带动力”改革要求,以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牵引,以作风提升保障项目提升为主题,以高水平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为目标,打好“超算、药港、陆港、标准、服务”五张牌,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贸力量。

  打好“超算牌”,做强数字经济强力引擎。重点围绕医疗健康、信用信息等领域,牵头拟定数据出境管理清单及办法,有效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。研究制定算力赋能产业的若干措施,联合济南超算研究院,探索超算、智算等多元算力“出海”新路径。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跨境数字服务平台2.0,形成涵盖产业链精准招商、数据出境备案指引、外贸商机数据共享、跨境数据交易、文化出海服务等功能的高能级平台,探索形成首批跨境可信数据空间。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,创新打造“数据黄河”,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体系、集成多维度精细化数据、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型。

  打好“药港牌”,推动生物医药集聚成势。围绕“医药、医疗、医养”三大产业链条,引进创新药物、高端医疗器械等企业。依托省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平台优势,联合宏济堂打造中医药文化出海新场景。依托超算科技城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优势,探索“AI+生物医药”产业发展模式,打造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生物医药大数据平台。

  打好“陆港牌”,加快贸易物流融合发展。加快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应用场景落地,推动济钢供应链等企业成为首批试点企业,大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。聚焦高端装备机械、激光数控等产业,推动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深度融合。助力完善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现代物流运行体系,加快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,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。依托济南国际陆港,加快申建全市首个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,推动粮油贸易、加工、物流等全链条发展。

  打好“标准牌”,塑造制度型开放新优势。加快自贸试验区RCEP标准化创新合作交流中心建设,强化与国际标准化机构合作,聚焦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,推动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标准。加强山东WTO/TBT-SPS通报咨询及预警服务平台建设,持续发布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技术贸易措施预警信息,积极参与特别贸易关注和通报评议,以标准服务助推企业“走出去”。推动临港开发区等园区积极申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,提升园区和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先进经验。强化与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,力争引进国际专业标准制定机构落地历城区块,不断深化和服务标准、管理等制度型开放。

  打好“服务牌”,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。聚焦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,深化知识产权入园惠企行动,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生态体系。优化提升超算科技园、生物医药港知识产权工作站建设,提供高品质知识产权服务。探索无形资产融资租赁新模式,推进全市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。高标准推进欧美同学会“海归小镇”建设,打造类海外创新创业环境,集聚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。

  济南高新区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落实济南市“项目提升年”工作部署,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,下一步有哪些主要工作?

  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副主任,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部长,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 李凯

  感谢您的提问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贯彻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关键之年,济南高新区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阵地,将以落实自贸提升战略为核心,紧紧围绕全市“项目提升年”各项工作安排,结合济南高新区产业定位和实际情况,重点在制度创新、文化基地建设、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提升等方面聚势发力,充分发挥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赋能产业发展作用,为“三次创业”注入新动能和澎湃活力。

  一、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,构建高标准开放型制度体系。一是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工作部署,落实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2025年工作要点重点事项,以制度创新推动济南高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。二是做好自贸高新融合文章,依托自贸高新协同创新工作机制,推进自贸试验区与高新区各部门、园区融合发展,探索“市场+制度创新+应用场景”招引新模式,在产业、人才、金融、贸易等方面开展联动创新,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,把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。三是推出一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,全年形成30项以上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,其中省级成果3项以上,省级“首单、首笔、首家”业务创新20个以上,提出涉及国家、省级事权重点产业政策性诉求6个以上,提出推动产业发展创新举措2项以上。

  二、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,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。一是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场景。高标准建设展示中心,运用VR/AR技术打造非遗文化数字体验空间,举办非遗文化节,开展展演展销活动。开发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创产品矩阵,引进“好客山东”等品牌,深化文创供应链合作,通过直播电商拓展传播渠道。二是培育数字文化新兴业态集群。重点引进动漫游戏、电竞、数字藏品等产业,开发黄河文化元宇宙场景,引进无畏契约、王者荣耀等顶级游戏赛事,构建电竞产业生态。建设AI数智出海产业园,运用AI大模型赋能文化产品全球化传播。三是提升文化产业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效能。深化数字版权交易合作,设立自贸区版权服务站,全年完成登记不少于150件。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,推动文化科技企业享受专项政策。创新文化金融产品,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工具。构建全周期培育机制,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。四是深化文化产业联动发展与国际合作。推进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新联动,联合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IP和产品。实施“千帆出海”计划,开拓东南亚、中亚五国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新兴市场。建立跨国文化协作机制,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。

  三、加强科技创新,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。一是聚焦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。拓展数据要素集成应用场景,启动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建设。做强中央科创区数据要素产业核心区,培育一批应用型数据商,稳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。深化网安试验区建设,促进网络安全产业融合发展。加快传统产业腾退,将齐鲁软件园东片区打造成为数字智慧产业综合示范区。二是紧盯产业前沿,汇聚创新要素,突破核心技术。推进大模型工厂化创新,以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智能化转型,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。联合中移齐鲁创新院,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孵化中心和加速平台。依托齐鲁开源社,培育开源项目、培养开源人才、营造开源生态。探索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、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进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三是先行先试,突破创新,推动数字经济开放发展。落实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政策,鼓励引导外商投资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。支持外资企业开展互联网接入、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,支持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。

  四、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打造最优国际化营商环境。一是用好省级下放自贸权限,实现投资、贸易、人员流动等多个领域“区内事区内提速办”,全年办理省级下放事项500件以上。深化境外投资“一窗通办”集成服务,年内服务走出去投资项目不少于20个,境外投资额不少于1亿美元。二是搭建济南片区“走出去”综合服务平台开元体育平台入口,创新境外投资“一件事”服务场景,依托山东中亚合作中心、市科协、市贸促会等平台、资源,支持企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、分公司等,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,全年设立境外机构不少于5家。三是优化外籍高端人才服务生态,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,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制度和工作许可、工作类居留证件审批流程,年内服务引进各类外籍人才不少于30人。依托济南片区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联盟,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具永居推荐函,对上争取审批发放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试点,进一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服务等制度型开放。

  本场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。2025年,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“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,鼓励首创性、集成式探索”的要求,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,抢抓改革机遇,聚力项目提升,服务项目发展,为建设“强新优富美高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注入创新动能。

 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,感谢各位发布人,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和宣传报道。

  原标题:《济南市“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——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专场图文实录》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

网站地图